葫芦娃app下载汅免费下载

集(ji)團子站  ·    ·  

媒體中心

MEDIA CENTER

海灣:跨越百(bai)億,向未來(lai)

發布時間:2020-08-19   信息來源:青島日報 張淼淼   瀏(liu)覽(lan)量

概要: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1978年,2.3億元; 
        2017年,54億元; 
        2018年,106億元。 
        在過去的2018年,伴隨環保搬遷后一期項目初步達產,青島海灣集團年銷售收入首次跨越百億元大關,邁過了企業歷史上60億規模瓶頸,開始跨入嶄新的發展空間。 
        這一切,得益于自2010年開始的變革。借環保搬遷契機,海灣集團立足世界化工發展規律和國家產業政策謀劃未來道路,實施現代化工園區集群化發展,培育前港后廠模式,走高端化、綠色發展之路。 
        如今的海灣,“一南一北”兩大產業園并峙,園區內天藍樹綠、蒼鷺流連,管理層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年輕面孔。新海灣,正在迸發新動能,孕育新生機。 


        南與北的張力


        青島海灣集團,前身是青島化工總公司。歷史上,青島化工曾經有過一段非常輝煌的歲月,在業界有“上青天”的美譽,“海晶牌”聚氯乙烯、“雙桃牌”分散染料、“自力牌”純堿、“海洋牌”硅膠、“東岳牌”偏硅酸鈉等海灣產品,在當時都是國內化工行業內的知名品牌,在國際市場也有著一定影響力。 
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,青島化工逐漸受區域及空間所限,發展受到嚴重限制。環保搬遷,給海灣提供了二次騰飛的機遇。 
        2010年9月,按照青島市委、市政府關于對老城區企業實施環保搬遷的戰略部署,海灣集團開始啟動整體搬遷。經過調研論證,他們制定了“一南一北”的搬遷發展規劃,即在西海岸董家口和平度新河建設兩個化工基地,全力打造新海灣。到2016年,老市區企業人員分流結束,海灣搬遷完成,正式形成了“一南一北”戰略布局。 
        對化工企業而言,碼頭就是 “礦山”,就是資源。早在2003年,現海灣集團董事長、時任海晶化工總經理的李明去日本考察時,就已經認識到港口對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性:企業有自己的港口才能做強做大,在世界范圍內購買原料、銷售產品,真正實現國際化,且未來物流成本會越來越高,擁有港口物流優勢的企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。 
        董家口港區港闊水深。2015年11月,海灣集團與青島港合資組建的液體化工碼頭啟用后,很快便成為乙烯、二氯乙烷、苯等原材料采購和燒堿、氯乙烯、苯乙烯銷售的主通道。從碼頭到園區,9公里長的外管廊讓船艙與儲罐實現了無縫對接。 
        液體化工碼頭,是海灣集團借搬遷改造,打造現代、國際化工集團的一次超前布局。碼頭總投資5.5億元,占地205畝,管道輸送距離10公里,擁有3萬噸級、2萬噸級泊位各一個,設計通過能力260萬噸/年;罐區存儲規模12.8萬m3,周轉量171萬噸/年。 
        董家口產業園,充分利用港口物流優勢延伸產業鏈,發展耗氫、耗氯、耗堿產品,以進口乙烯、苯為原料,生產苯乙烯、苯乙烯下游等系列產品,現擁有年產30萬噸燒堿、40萬噸氯乙烯、40萬噸聚氯乙烯、50萬噸苯乙烯和12萬噸偏硅酸鈉的能力。2018年,園區年銷售收入達到77.8億元,占據了集團整體銷售收入七成之多。 
         如今,在占地2000畝的董家口產業園,宏偉的玻璃大廈辦公樓前,一片清澈湛藍、魚影游動的消防池塘,掩映著現代化的廠房和綠樹藍天。而在董家口北方200公里外的平度新河,坐落著海灣集團的另一個產業園。 
         與產能巨大的董家口園區相比,新河園區的產品規模相對比較小,但附加值較高,擁有多項自主專利技術,產業園主要裝備從裂解爐到反應釜、攪拌、離心機、干燥、包裝全部引進國際最先進的工藝技術與裝備,是支撐海灣集團未來發展的重要增長極。 
        2010年9月2日,海灣集團雙桃項目正式在新河園區開工建設,隨后,堿業發展啟動搬遷。經過反復論證,集團決定舍棄80萬噸/年純堿裝置,徹底退出產能嚴重過剩的純堿行業,企業處于無項目可搬的尷尬境地。此時,集團董事長李明經過深思熟慮、科學論證,提出了8萬噸/年硫酸鉀聯產氯化鈣小蘇打循環經濟項目的構想,并成功實施。該項目為國內外首套硫酸鉀聯產氯化鈣小蘇打裝置,已申請國家專利,被列入國家工信部清潔生產應用示范項目,并入選2018山東循環經濟十大創新科技成果。
        目前,新河園區已經擁有雙乙烯酮裝置、吡唑酮裝置、二乙芳胺裝置等多項自主專利技術,未來將充分發揮園區區位優勢,發展雙乙烯酮系列衍生物、染料顏料、無機硅化物等高端產品,預計2019年銷售收入將達到20億元以上。 


        “一體化”聚變


        走在董家口園區,最引人注意的莫過于頭頂的管廊,以及50000立方米的乙烯大罐。銀色管廊錯綜交疊,貫穿整個園區,一直延伸到10公里外的液體化工碼頭。這是海灣集團“一體化”的一個側面——“倉儲物流一體化”,背后蘊藏著一種富于想象力的設計: 
        原來海晶化工氯堿裝置生產的燒堿,是東岳泡花堿生產偏硅酸鈉的基礎原料,產出的氯氣是生產氯乙烯的基礎原料;而苯乙烯裝置所需原料乙烯,也是海晶化工生產氯乙烯的基礎原料。海灣集團將三家企業聚合在一起,發生了奇妙的“化學反應”。 
        2017年9月20日,海灣集團確立“五個一體化”戰略,即“規劃建設一體化、安全環保一體化、公用工程一體化、倉儲物流一體化、智能管理一體化”,將產業鏈上下游關聯度較高的企業實施重組,董家口園區原海晶化工、堿業新材料、東岳泡花堿等企業重組成立海灣化學,平度新河園區的雙桃精化、海洋化工等企業整合為海灣精化。 
         據海灣化學技術部部長張清亮介紹,在“一體化”戰略下,原本各家企業都需要建設的乙烯儲罐和一系列配套設備,現在只需要共用一個。原本海晶化工生產的燒堿要先運輸到東岳泡花堿后,再生產偏硅酸鈉,現在則可以直接省掉運輸、升溫環節。同時,海灣化學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料乙烯、二氯乙烷等,可以通過管廊從10公里外的海灣化學自用碼頭運至公司罐區,而生產的產品則可通過管廊直接裝船外運。 
        這種“一體化”模式,重塑了生產流程,延伸了上下游產業鏈,實現了優勢資源共享,產生了 “1+1+1>3”的組合效應。一方面可以大幅降低原料采購、能源供應、物流倉儲等生產環節的成本,另一方面降低了企業管理成本,增強了企業的風險防控能力。據測算,在“一體化”戰略下,海灣化學僅在生產、物流、人工成本上,每年的費用就可降低1億多元。 
        海灣集團的優勢產品偏硅酸鈉,就是典型受益于園區“公用工程一體化”。由于園區所有項目都可以獲得蒸汽、管道、機電儀維保等豐厚的共享資源,與業內同行相比,“東岳牌”偏硅酸鈉做到了產品品質最優、成本最低,因此成為“市場新貴”,海灣穩穩坐上了亞洲最大偏硅酸鈉生產企業的交椅。 
海灣“一體化”,從深層來講更是一次內部供應鏈的優化。企業以集約化的經營凝聚核心競爭力,獲得可持續的比較優勢。通過乙烯的集中采購,企業對供應商具有了更大的議價能力,而多重產品的營銷、市場占有率的擴大,也讓企業擁有了對經銷商更強的議價能力。最終,企業得以從中獲取最佳的供貨資源,建立起強勢銷售網絡。 
        如果說,實行上下游工藝路線的對接和公用工程的共享,是拆掉看得見的墻,那么打破企業邊界,進一步整合資源,加強集團管控,則是打破看不見的“人為之墻”。 
        2017年8月,海灣集團牽手世界500強SAP、埃森哲、IBM,在董家口園區啟動 SAP ERP項目,標志著集團向數字化企業轉型的開始。2018年1月2日,SAP ERP項目在董家口園區正式上線運行。7月18日,海灣集團總部遷至嶗山區海口路62號,新辦公大樓采用服務器和桌面虛擬化技術,通過采用專線接入方式,同步實現了集團總部與各子公司數據的高速互聯。新辦公樓的啟用,標志著海灣集團化管理正式步入發展新階段。 
        “智能管理一體化”的實施對員工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。海灣集團與青島科技大學聯合實施 “百碩MBA英才計劃“,選拔培養優秀的企業中層以上員工參加學習,為打造高層次、應用型、復合型管理人才做好儲備。 
        管理上的升級,為企業注入了新鮮血液。通過資源優化配置,員工從搬遷前的近萬人,精簡至2700人,且勞動生產率顯著提高。員工隊伍年齡和知識結構趨于合理,平均年齡35歲,大中專以上畢業的員工占員工總數85%以上。大量年輕干部經過搬遷建設的歷練,走上了重要管理崗位,開始發揮中堅和骨干作用。 


        天藍樹綠,蒼鷺流連


        無疑,化工是一個完全競爭、外國技術壁壘高的行業,近年來,更是承受巨大環保壓力和社會壓力。大形勢下,化工行業未來的方向是什么?海灣給出的答案是:遵循世界化工行業發展規律,走技術創新引領的高端化工之路;遵循國家產業政策,走綠色化工之路。 
         站到國際最先進企業的肩膀上,海灣集團走出了一條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新路子。在項目選擇上,海灣堅決淘汰了電石法聚氯乙烯、80萬噸純堿等一批高耗能、高排放的生產工藝與產能,先后引進了英國英力士、德國TGE、美國德希尼布石偉、日本氯工程、意大利KT公司、德國佶締納什等一批世界領先的工藝技術與裝備,使海灣集團徹底從高投入、高消耗、低效益、低產出的發展軌跡跳開去,順利實現了新舊動能轉換。 
        以技術創新和市場創新為著力點,海灣在引進工藝、技術和裝備基礎上,加以改進和再創新,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專利。兩個園區累計獲得技術專利100余項,其中平度新河園區關鍵技術均為自主知識產權。 
        厚積而薄發。技術創新叩開高端市場大門。過去,海灣化學的產品大多應用于管道、普通塑鋼門窗等領域,現在,海灣的高端產品,甚至能替代美國、日本等國家部分同類產品。伴隨新項目的投產,新河園區的高端硅膠、化工中間體和染料等“拳頭”產品,也逐漸進入世界高端市場。 
與此同時,海灣集團很早就認識到,綠色、低碳、環保是石油化工產業今后發展的方向,不解決環保問題,企業未來就沒有出路。2010年,海灣確立了項目選擇的根本原則:無論是什么項目、不管有多大效益,只要環保問題不解決,都要堅決舍棄。 
         2010年,海灣集團預見到使用汞觸媒對企業未來的影響,毅然決定淘汰電石法生產聚氯乙烯工藝,引進國際最先進的英國英力士乙烯氧氯化平衡法聚氯乙烯生產工藝。這比國家2017年8月16日正式生效的《關于汞的水俁公約》整整提前了7年。海灣化學也因此榮獲2017年度石油和化工行業“綠色工廠”稱號,成為全國氯堿行業中兩個獲此殊榮的企業之一。 
        海灣集團在兩個園區的環保總投入近10億元,占一期項目總投入10%以上。按照所有項目達產計算,集團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將達到0.55噸標煤,不到搬遷前的四分之一。 
        只有夕陽的技術,沒有夕陽的產品。解決了環保問題,海灣集團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空間。2013年,當李明提出要上馬分散染料項目時,遭到很多人的反對,認為產品不好、污染厲害。“如果解決了污染結果會怎么樣?”事實上,雖然分散染料產品已經被海灣淘汰了近20年,但李明發現,近些年來一些國內企業卻把這個產品做得很大、很有競爭力。經過與國內外廠商的技術交流與考察,海灣集團解決了制約分散染料廢酸、廢水處理難題,項目即將成功投產,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。 
        2019年,海灣將繼續堅持綠色化工和高端化工發展方向,以創新為驅動,以深化產學研合作為依托,通過加快國家級技術中心、博士后  流動工作站的平臺搭建,深入推進集團“一體化”建設,切實發揮園區優勢、集聚優勢和裂變效應,努力挖掘化工行業爆發式增長的潛力。 
         “海灣是一項事業,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。”李明這樣說道。很顯然,現代化工園區的打造、“一體化”模式、自主創新、綠色發展,一系列戰略舉措,皆是著眼于海灣的長遠和長久發展。 
        2018年秋天,董家口產業園迎來一只只美麗的蒼鷺。這種世界瀕危物種,流連于企業消防景觀池邊,時而散步覓食、時而引頸翱翔,成為園區一道靚麗的風景。天藍樹綠、蒼鷺流連;化工業未來,且看海灣!

 

 

上(shang)一條



Copyright ? 2019 青(qing)島海(hai)灣集團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
聯(lian)系電話:0532-89076010  

魯(lu)ICP備14024413號(hao)  網站建(jian)設:中企動力 青島

Copyright ? 2019 青島(dao)海灣集團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
聯系(xi)電話:0532-89076010  |    |  網站建(jian)設: